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29 14:55
信息來源:義烏市革命老區(qū)促進會
訪問次數(shù):
村落(社區(qū))簡介
楂林二村地處義烏北部山區(qū),村莊群山環(huán)抱,山清水秀,人文積淀深厚。與義烏飲用水源的八、九都水庫僅一山之隔,距義烏國際商貿城約20公里。有村民小組4個,共369戶、1270人,其中黨員72人,村民代表51人。村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約480畝,山林面積2595畝。
近年來,先后獲得義烏市美麗鄉(xiāng)村、義烏市文化示范村、義烏市鄉(xiāng)風文明村、義烏市小康體育鎮(zhèn)、金華市四星基層黨組織、義烏市先進單位、武裝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。
革命歷史 (紅色傳承)
楂林二村是抗日武裝堅勇大隊的根據(jù)地,這里涌現(xiàn)出很多堅勇大隊戰(zhàn)士,如曾任堅勇大隊大隊長陳福明的警衛(wèi)員胡鼎賢,擔任過情報員的胡丁賢。同時該村還出了4位黃埔生:駱承明 (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上尉技術教官)、駱美濟(陸軍步兵第6師19師1團1營2連連長、1930年陣亡)、駱嘉佑(國民政府軍政部陸軍通信軍士訓練班)、駱嘉楏(國民革命軍第10軍190師中校軍械主任)。其中,駱嘉楏抗戰(zhàn)期間曾參加南昌會戰(zhàn)、上高會戰(zhàn)、衡陽守衛(wèi)戰(zhàn)等,后接受解放軍整編,赴中南軍區(qū)軍政大學學習,1952年退任回鄉(xiāng),1998年病逝。這在《至美大陳》(華夏出版社)等書籍中均有提及。
曾任陳福明的警衛(wèi)員胡鼎賢口述說:我是楂林二村人,1926年 5月出生,1944年 5月 13日參加堅勇大隊,1944年 12月入黨。給我記憶最深刻的,要數(shù)“突襲八里嶺背偽軍碉堡”、“奔襲齊家山的浙保五團特務隊”、“長蛇山伏擊戰(zhàn)”等戰(zhàn)斗。1944年5月15日凌晨1時,陳福明帶著我們悄悄摸到八里嶺背偽軍碉堡外埋伏起來。天快亮時,偽軍炊事員出來挑水,我方隊員迅疾上前繳了哨兵的槍,隨即沖進碉堡,將駁殼槍對準了正熟睡的偽軍,最后,小隊長以下14個偽軍全部昏昏然成了俘虜……陳福明戎馬一生,我隨他不論走到哪里,都和當?shù)厝罕姶虺梢黄跒橐惑w。在1944 年、1945 年期間,堅勇大隊真不知打了多少場戰(zhàn)斗,敵人對之聞風喪膽,再也不敢貿然闖入我根據(jù)地為非作歹了。
主要成果
近年來,楂林二村著力推進和美宜居的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。在上級政府的政策扶持下,投資120多萬建造楂林廊橋,解決了村民過河不便的問題;建造生態(tài)堰壩,有效地緩解了洪水對河床的沖刷,讓水中泥沙、雜質得以沉淀,清潔水體,起到行洪排澇的作用;村里以汽車公園為主體,還建設了“百姓健身房”“乒乓球運動中心”等娛樂室,促進了全村體育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;啟動了空心村改造,村容村貌發(fā)生了可喜的變化。
該村非常重視民風的培養(yǎng),文化的傳播。2020年文化禮堂建成以來,通過開展文化走親,舉辦各類文體活動、健康知識講座、義診等117場 (次),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讓大家在自家的門口樂享“文化盛宴”,使之成為對群眾有凝聚力、向心力、歸屬感的精神家園。
同時,為方便村民出行,投資160多萬建設了環(huán)村道路;還設立了居家養(yǎng)老照料服務中心,村內老人實現(xiàn)了老有所樂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養(y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