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年報是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)和國務院、省政府辦公廳有關通知要求,在2023年度義烏市各鎮(zhèn)街、市政府各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基礎上編制。全文包括總體情況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情況等。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(tǒng)計期限: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。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,請與義烏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辦聯系(電話:0579-85410963)。
一、總體情況
2023年,義烏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的《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》,嚴格落實《條例》要求,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工作,著力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質量,切實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水平。
(一)主動公開
義烏市全面推進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,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法定義務,遵循“應公開、盡公開”原則,全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74778條,其中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政府信息60127條,政務新媒體公開政府信息14651條。推進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統(tǒng)一公開,專欄集中發(fā)布政府文件及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249件、政策解讀68條、政府公報6期、在線訪談48次、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8場次。開展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建設,新增海關等4個重點領域,目前共33個重點領域;開展政務公開專欄建設,新設產投集團等11個政務公開專欄,政務公開專欄總數達到83個。
(二)依申請公開
2023年,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39件;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15件,均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(含上一年度結轉22年)。進一步完善市府辦、法院、司法局(行政復議局)和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3+X聯合會商機制,規(guī)制濫用信息公開申請權和纏訴、濫訴行為,維護行政管理秩序。進一步規(guī)范全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、審查、處理、答復等程序,常態(tài)化開展工作人員業(yè)務培訓,增強答復及時性、規(guī)范性、準確性。
(三)政府信息管理
嚴格落實信息協(xié)調發(fā)布機制,按照“誰公開、誰審查”“先審查、后公開”和“一事一審”原則,加強公文公開屬性源頭認定,加強信息發(fā)布審查管理。建立健全備案審查和評估清理機制,加強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入庫的檢查考核,不斷完善規(guī)范性文件數據庫建設,實現統(tǒng)一入口、分類展示、一鍵查詢。做好《義烏市人民政府公報》編輯和贈閱工作。全年共編輯6期。
(四)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管理
常態(tài)化、全方位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監(jiān)測檢查,確保政府門戶網站、政務新媒體健康規(guī)范運行、發(fā)布信息安全。全年累計巡檢信息228.5萬條,編印《義烏市政務媒體運維監(jiān)測分析報告》12期,開展組織機構信息、電話號碼、涉軍信息、個人隱私信息、專有地名、歷年提案議案錯別字等專項抽查。加強功能性建設,重新梳理賬號綁定權限工作,改用浙政釘登陸平臺系統(tǒng);提升網站Ipv6二三級訪問通過率,完成政府網站域名證書更新,完成網站監(jiān)測短信預警系統(tǒng)升級改造,不斷提升群眾平臺使用體驗。通過“線上+線下+二維碼”三通道,持續(xù)推廣展示電子公報。
(五)監(jiān)督保障
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機制,每季度通報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情況和存在問題;優(yōu)化政務公開考績體系,以評價實際工作效果為導向,聚焦測評中發(fā)現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和難點瓶頸,加大重點工作考核權重,提高考核結果區(qū)分度。加大業(yè)務培訓力度,結合政務公開工作部署,2023年兩次組織開展全市政務公開工作集中培訓,切實提升工作人員業(yè)務能力。開展政務公開社會評議工作,采用多種方式組織開展社會評議調查活動。全年未發(fā)生責任追究情況。
二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
第二十條第(一)項 |
信息內容 | 本年制發(fā)件數 | 本年廢止件數 | 現行有效件數 |
規(guī)章 | 0 | 0 | 0 |
行政規(guī)范性文件 | 34 | 83 | 441 |
第二十條第(五)項 |
信息內容 |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|
行政許可 | 1439350 |
第二十條第(六)項 |
信息內容 |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|
行政處罰 | 1565524 |
行政強制 | 18883 |
第二十條第(八)項 |
信息內容 | 本年收費金額(單位:萬元) |
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 | 47065.37 |
三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
(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: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,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) | 申請人情況 |
自然人 | 法人或其他組織 | 總計 |
商業(yè) 企業(yè) | 科研 機構 | 社會公益組織 | 法律服務機構 | 其他 |
一、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 706 | 18 | 0 | 0 | 15 | 0 | 739 |
二、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 21 | 1 | 0 | 0 | 0 | 0 | 22 |
三、本年度辦理結果 | (一)予以公開 | 370 | 6 | 0 | 0 | 2 | 0 | 378 |
(二)部分公開(區(qū)分處理的,只計這一情形,不計其他情形) | 43 | 2 | 0 | 0 | 0 | 0 | 45 |
(三)不予公開 | 1.屬于國家秘密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2.其他法律行政法規(guī)禁止公開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3.危及“三安全一穩(wěn)定” | 7 | 0 | 0 | 0 | 0 | 0 | 7 |
4.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5.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| 10 | 0 | 0 | 0 | 0 | 0 | 10 |
6.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| 2 | 0 | 0 | 0 | 0 | 0 | 2 |
7.屬于行政執(zhí)法案卷 | 24 | 0 | 0 | 0 | 0 | 0 | 24 |
8.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| 24 | 0 | 0 | 0 | 0 | 0 | 24 |
(四)無法提供 | 1.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| 162 | 11 |
|
| 13 |
| 186 |
2.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| 3 | 0 | 0 | 0 | 0 | 0 | 3 |
3.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(五)不予處理 | 1.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| 4 | 0 | 0 | 0 | 0 | 0 | 4 |
2.重復申請 | 19 | 0 | 0 | 0 | 0 | 0 | 19 |
3.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4.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| 3 | 0 | 0 | 0 | 0 | 0 | 3 |
5.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(六)其他處理 | 1.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、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| 5 | 0 | 0 | 0 | 0 | 0 | 5 |
2.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、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| 5 | 0 | 0 | 0 | 0 | 0 | 5 |
3.其他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 0 |
(七)總計 | 681 | 19 | 0 | 0 | 15 | 0 | 715 |
四、結轉下年度繼續(xù)辦理 | 46 | 0 | 0 | 0 | 0 | 0 | 46 |
四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、行政訴訟情況
行政復議 | 行政訴訟 |
結果維持 | 結果 糾正 | 其他 結果 | 尚未 審結 | 總計 |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| 復議后起訴 |
結果 維持 | 結果 糾正 | 其他 結果 | 尚未 審結 | 總計 | 結果 維持 | 結果 糾正 | 其他 結果 | 尚未 審結 | 總計 |
58 | 8 | 40 | 13 | 119 | 22 | 1 | 11 | 6 | 40 | 36 |
| 1 |
| 37 |
五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
主要問題:一是政務公開與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優(yōu)化適配;二是政策獲取的便利性、政策解讀的針對性、政策咨詢回應的及時性,與群眾的期待尚有差距;三是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仍需進一步提升質量。
改進措施:一是加強政府部門間政務公開工作協(xié)作,特別是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、政務公開數字化方面,持續(xù)優(yōu)化公開端、服務端、使用端。二是優(yōu)化政策全流程公開,著眼政策發(fā)布、政策解讀、政策推送、政策溝通和輔導、政策咨詢和辦理服務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不斷提升公開質效。三是開展政務公開業(yè)務培訓、案例講解,提升工作能力和業(yè)務水平。
六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
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:一是本年度發(fā)出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費通知書共5件,總金額為11680元。二是本年度實際收取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的總金額為11680元。